北京国际短片联展2018(Beijing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将于2018年9月14-24日,在北京电影资料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怒澜电影院、CHAO回声剧场和Cinema Club、虞社、三影堂艺术中心、DES ART等地举行放映、艺术项目、论坛等多个活动。本届BISFF来自全球超过30个国家、地区近4000部短片中,评选和邀请了197部短片参与评奖和展映。
竞赛单元:探寻影像边界
今年北京短片联展将从69部国内外参赛短片中评选出包括 “星云”虚构类短片大奖、“图卷”非虚构类短片大奖、“幻景”实验类短片大奖、“潮汐”华语短片大奖和“光晕”学院短片大奖等多个奖项。入围竞赛单元作品将由曹丹、陈翠梅、郭晓冬、张献民、周滔5位在电影、当代艺术、媒体等领域有着资深经验的重量级评委进行评审。
北京国际短片联展总策展人丁大卫是这样阐述“短片”的概念:“我们第一次将作品征集的时长上限延长到了60分钟,这也许是非常冒险的举动。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去选择和展示一些不那么‘短’的作品。我们身边每个短片影展都试图对‘短’做出自己的诠释,产业范畴,传播范畴,科技范畴……而我们考虑的更多是‘如何消解这种诠释’。我们不可能一面去对抗重重限制,一方面又变成限制本身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有意弱化它的体裁性,而尝试去接近影像创作的边界。……短片不比任何其他体裁更好,也没有比其他体裁更坏。正如拉夫·达兹所说:“从来没有什么‘长电影’或者‘短电影’,只有电影!”
国际竞赛部分既有本·拉塞尔(Ben Russell)、本·里弗斯(Ben Rivers)、路易斯·克拉尔(Lewis Klahr)等当代影像前沿的实验大师,也有戴维·普雷托(Davi Pretto)、索拉耀斯·普拉帕潘(Sorayos Prapapan)等名导佳作,其中不乏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鹿特丹电影节,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和法国克莱蒙费朗短片电影节的参赛和获奖作品。确定作品的重要性和对于线索的连贯性把握成为选片的核心主题。
不同于大部分国内的影展,BISFF华语竞赛部分并没有按照类型来划分单元,北京国际短片联展联合策展人潘锦心表示:“我们希望打破在国内语境里相对固化的剧情、纪录、实验的类型边界,展示多元化的影像作品,强调和鼓励新的可能性。今年BISFF增设‘华语平行展映单元’,更是延续着这个思路,在‘潮汐竞赛单元’ 和‘光晕竞赛单元’之外,给大家带来更多不同于以往观看经验的短片,以呈现当代华语短片的整体面貌。"
“BISFF是一个年度展,我们也必须将所有的参展作品带入到到整个文化体中去衡量,去反思一些时代的变量,”丁大卫表示,“这将是艰难而冗繁的过程,然而我们必须去亲身实践。艺术家周滔曾说,‘创作是一个和客观世界反复校准的过程’,我们对此深信不疑,精准和失准都能产生歧义或者诗意,而两者之间的牵引之力驱使了我们的思考。”
特别策划:跨越与思考
北京国际短片联展的“回响(Echo)”单元将于2018在9月16日在北京电影资料馆举行,本次放映精选布林顿收藏中最精彩的四十余部影片(包括首次发现的梅里埃作品《三头女人》和《神奇的玫瑰树》的修复版本),知名音乐人杨海崧将为此次放映进行现场配乐。“早期电影短片的魅力是无法复制的”,北京国际短片联展联合策展人和项目负责人邹艾旸表示,“无声电影代表的探索欲望和丰沛的创造力,至今仍然令人惊叹。布林顿收藏影像集的意义,不仅在于两部梅里埃作品,更在于它重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电影史。今年以来,这项收藏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但以如此大的体量,如此完整的面貌公开与观众见面,在美国之外尚属首次。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将这组独具魅力的短片集带给北京的观众;目前也有多项国际合作计划正在洽谈之中,以期未来将更多散落于历史之中的珍贵影像呈现在观众面前。”
新设立的 “中子(Neutron)”单元,旨在展示当年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观众认可的杰出中等长度的影片作品,作品不限题材与体裁。每部影片长度为45-75分钟之间,并为这些佳作提供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重要展示渠道。2017-2018年是实验影像和录像艺术颇为活跃的年段,我们希望同大家并肩站在当代影像的最前沿,一起讨论、探索、思考、共同见证正在发生的影像史。
“星辰(Astro)”单元同样作为今年新增设的单元,是为活跃在当代影像领域,具有特别成就或杰出贡献的影人和艺术家而设置的展映单元。本单元聚焦于个人创作者、创作团体与艺术潮流,重新发现和梳理重要影像作者的创作历程。曾参与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2017)、曾荣获Documenta Madrid 2018评审团奖等的当代艺术家周滔为本年度“星辰”单元的特约艺术家。
作为加拿大第一家关注影像的艺术家运营机构,VIDÉOGRAPHE的内容目录涵盖了包括艺术家、活动家、普通公民群体在内的超过800位的创作者,从上世纪70年代到当今所创作的超过2250份的影像作品。丰富的资源库使得VIDÉOGRAPHE成为加拿大最为重要的影像艺术中心之一。本次BISFF不仅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加拿大VIDÉOGRAPHE实验短片特别展映单元”,还将邀请到VIDÉOGRAPHE 推广负责人Jade Wiseman到场进行现场交流。
北京国际短片联展还将与野草莓奇幻影展联手推出特别展映单元,“野草莓”专注于奇幻、科幻、悬疑、惊悚、恐怖、动画等类型电影的放映,该单元将会为影迷带来风格奇诡的类型短片。
此外,今年BISFF还与不同的机构合作推出特别奖项,如由“玲珑塔——华语短片电影促进计划”特别设立的“玲珑塔”短片奖,奖金人民币10000元,旨在奖励华语电影人创作的充分体现电影才华、有作品性的短片。“玲珑塔”华语短片电影促进计划致力于提升内地电影短片创作的活跃度和专业度;让创作者从电影短片中展示才华,激发潜力;加强电影行业对短片电影的重视,为行业新人才的涌现奠定基础。
搭建亚洲影像艺术交流平台
今年北京国际短片联展还将与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启晧北京等机构合作,推出多个对谈、青年创作者论坛及大师课等项目。
9月23日,由北京国际短片联展与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联合举办的“作为虫洞的影像空间”论坛,将邀请三方具有颇具代表性的影像机构进行对谈。录像局是中国最重要的影像档案NGO,位于芝加哥的数据影像行“Video Data Bank”则是北美影响力最大的录像艺术在线推广平台;1971年创立于蒙特利尔的Vidéographe ,作为以艺术家运营为核心机制的艺术机构,致力于研究影像艺术实践的传播与研究。三者分别是各自领域的代表者,同时又分别沿着不同的线索构成了丰富而驳杂的影像体。影像空间的存在和未来,它的运转和方式演变,这将是一场在维度间反复跃迁的对话。
影像创作的边界不断消融,实验电影作为原本处于交界处的主要介质,其身份在迅速模糊;实验电影还存在吗? 它将归于影院还是美术馆?曾经作为先锋观念的引领介质,如今其先锋性是否仍适用于当代社会?北京国际短片联展2017评委、实验电影导演、实验音乐人、策展人丁昕将在9月15日和16日,与实验电影导演、世界首家专门致力于实验电影的艺术画廊Re:voir创办人皮普·楚多洛夫(Pip Chodorov)一同探讨实验电影,它究竟是难以继承的影像遗产,还是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
“摄影机钢笔 Caméra-Stylo”理论是法国电影学者亚历山大·阿斯楚克(Alexandre Astruc)提出的作者电影重要理论,他强调电影是一种能够自给自足的创作手段——摄影机于导演,就如钢笔于作家。北京国际短片联展2018将在9月20日在启晧北京推出“摄影机与钢笔:青年影像写作”论坛”,邀请到六位不断尝试用影像写作的导演,来聊聊他们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去发挥他们无限的笔触。
在谈及特别策划方面,联合策展人潘锦心表示“BISFF是一个立足亚洲的综合展,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遵循自己的属性,在着力点上有所侧重。我们需要参与到亚洲文化的外延和归拢中去,并在这个过程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9月24日,北京国际短片联展首届AOA论坛——“行动中的亚洲影像”(Asia On Action!)将在启皓北京举行,陈翠梅、郭晓冬、张献民三位业内资深人士,将一起深度探索关于亚洲独立电影的当今现状、问题及与全球定位,北京国际短片联展希望推动和建立亚洲影像的学术交流和共同研究平台,传播亚洲艺术与文化。
陈翠梅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电影创作者之一,更是华语短片创作中极其重要的电影导演。她不但在早年凭借一系列优秀的短片享誉各个国际影展,之后更是创办了“大荒电影”,掀起了马来西亚电影新浪潮,悉心提携与培养年轻创作者。9月24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的BISFF Master Class“大师课”,邀请了BISFF2018评委的陈翠梅,将集中展映她的短片代表作,并与观众分享她的创作经验和电影感悟。
全新的语境需要全新的语法,一味地再在公共领域重复日常观看经验将是毫无诚意的。丁大卫说,我们时代那些微妙而剧烈的震颤需要得到回应。BISFF并不是为丝毫未察的人准备的,它需要我们共同保持敏锐,蓄势待发。
各展映场地地址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
怒澜电影院
地址:(前门)西打磨场街220号
CHAO Art Center(CHAO艺术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东路 4 号
虞社
地址:郎园Vintage 16号馆
启皓北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8号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