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FF Live recording
12月6日20:20-21:20
📍南锣剧场
主持人:丁大卫
左:丁大卫;右:刘辉之
Q&A
主持人:
Q1 : 跟往常一样先向《西山豹雾》的导演刘辉之问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为什么想做这样一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在我们整个选片的过程中也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存在,制作也跟其他影片有所差异。而且出发点、思路好像不是现在大多数创作者和观众非常关注的、比较流行的那些东西。
A1 : 大家好,我是刘辉之。我创作这个故事,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当地有几个村庄确实是处在塌陷区,我经常回老家就听乡亲们聊起这件事情,说必须得搬迁了。另一方面是我们关注过很多新闻,各种动物出走,包括大象、老虎、豹子等。激发我创作这个作品的就是杭州动物园有三只豹子出逃。另外还有一点可能并没有牵连太多,像探索外太空、马斯克或者是我们的神舟飞船系列,这一些事件让我联想到人类,或者说生命体对栖息地的一个探寻。
Q2 :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感觉你着意刻画了一位在北方农村里的留守老人,或者说在拆迁的城市化过程中,留下的这群还残存着农耕文明的人们,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想象、对家的想象,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幻想。那您这部片子做了多长时间呢?
A2 : 对,本片正是基于这一思索,通过一个不愿上楼、且坚守故土,并出门远行的普通老人,讲述一个人兽和鸣的故事。这部片子实则是2021年年末拍的,22年年初又稍微补了几个镜头,经过漫长而又懒散的后期制作,多次搁置又多次拣起。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有想拍另一部作品,但是到现在也没有准备好,到接近年底的时候我决定暂时不拍了。所以我就把这部作品重新拿出来完善了一下。
Q3 : 其实我们在座的各位观众,包括我们的团队,对您职业生涯并不是很了解,您可以稍微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吗?
A3 : 因为没有什么履历,所以简历就写的比较简单。我是北京电影学院2013级文学系的毕业生,之前参加过金字奖、青葱计划等一些活动,毕业之后一直处于独立创作状态。
《西山豹雾》剧照
主持人: 现在我们把提问开放,各位观众有什么建议、疑问,或者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都可以来聊一聊。
观众:
Q1 :导演您好,我看到这部片子是很惊喜的,对于这部影片的片名,我还特意查了一下这个词语的出处。对于这部影片,我理解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隐士,因为遭受到世俗的挑战,他选择在一个像终南山这样的地方来隐居。因为我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了很多养豹子的博主,所以想问一下导演,您有没有在社交媒体上关注过豹子的视频?谢谢。
A1 : 首先影片所引用的那句话是出自《列女传》,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我选择这一典故确实有想表达“洁身自好”、“隐居”等概念。但我运用它的主要原因是看中了“豹子”这一题眼,想把它做一下延展。这部影片想表达的可能还是那个最基本的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另外关于动物的视频确实看了一些,除了杭州动物园三只豹子出逃最触动我之外,还有就是一篇新闻报道讲述一位老人经常收养流浪的动物,他自己做了一个小动物园,让我觉得很震撼。另外补充一点,就是我在观看有关豹子的视频或资料时,一直在想我们影片中的豹子的英译,选择leopard 还是panther更合适。
Q2 :导演您好,我想问一下短片中的过曝或者灰雾,是前期拍摄置景形成的,还是您后期故意把它剪成这样的?我想短片的画幅是你后期修改而成的,它的过曝和暗区都特别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短片中的山景较为破败,是怎么形成的呢?
A2 : 谢谢张老师的提问。首先是我有意做成黑白的影调,其次是因为现实中的一些突发状况,导致影片拍摄不顺利,有些效果是为了遮掩瑕疵。另外,出现一些意外后,我重写剧本,最终确定只拍夜戏,白天剧组休息或者重新置景,晚上拍摄,并且仅以片中的道具手电筒作为光源,最后形成了这种视觉效果。至于片中的那座山,是我老家村庄东边的一座荒山,它经历了人为的开发,人们开山劈石,用于建房。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在山上玩,不时会听到有人喊“放炮了”,大家就会躲起来,只听轰的一声,碎石满天飞。直到现在,山已经所剩无几。
Q3 : 导演您好,我想问一下您是怎么和村子里的素人演员进行合作的?在拍摄过程中,他们怎样去进入主题?他们能够理解你在拍什么吗?
A3 : 我们最初始的剧本是一个相对常规的故事,有关家庭伦理的主题,在那个时候演员还是相对能理解的,我们会交流剧本中的人物关系、人物心理等。后来我们修改剧本再重新拍的时候,演员就有点不理解了,因为几乎没有对白,影调也非常黑,这和演员们印象中的影视剧不太一样。当影片变成差不多是一个独角戏,且故事抽象化之后,演员确实不太理解我们在拍什么了。
Q4 : 导演您好,我想问一下关于画幅的问题。您做分屏的依据是什么呢?还有因为本片出现了很多音效,这个是您在前期拍摄过程中有意省略掉原声,还是后期进行剪辑而成的?谢谢。
A4 : 关于分屏我想有两个原因,首先这部影片它讲述了一个跟空间有关的主题,它的结构是对折的,我在想画面是不是也可以对折。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声音做得不够好,很多声音没有录到,拍摄现场也存在各种杂音,声音不能用,我就选择将多个画面放在一起,这样能掩盖一些瑕疵。关于声音设计这方面,我在开拍前找了一些录音老师,但因为预算不太够,后来和制片商量,我们自己买了一套录音设备,然后制片来录。关于影片的音效,我还为影片列了一份还算详细的提纲,哪些镜头、哪些段落、哪些转场该用什么要的声音设计。最后声音基本是我自己重新做的,想的就是要在声画关系上做一些文章。当然,目前所呈现的效果,其实是差强人意的,甚至出现了一些技术性错误,这是我个人制作水准的原因,需要向大家致歉,希望后面我能把它很好地完善。
Q5 : 不好意思,我的中文说得不太好,第一个我想说您做的电影很美,其次我想问一下,在您拍这部短片的时候,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A5 : 现在回过头来想的话,好像没有什么是挑战,可能最大的挑战就是当时我们无法继续进行拍摄了。但是有一个词语叫“顺势而为”,有时候这是一种恩赐,重点在于你是否能把它作为一个推手,将一件事情重新进行下去。
Q6 : 导演您好,我很喜欢您的片子。这部片子比较吸引我一点的在于短片中存在很多的暧昧性,比如黑暗之中主人公是在寻找还是被寻找,主人公要走向何处?有很多没有点明的地方。所以我想知道您自己对于这部片子的评价是什么?您如何看待或者接受这部片子呈现出的质感,它和您想要达到的水准有什么不同?以及未来您打算如何去创作?谢谢。
A6 : 我有时候也会回想一下,假设当时没有出现各种状况,我们能不能接着拍下去,拍完之后又会呈现出怎样的作品。但我还是接受目前这种情况,一方面我其实不是特别喜欢那种常规的电影,另一方面假设当时没有出现状况,后面也一定会出现。出现状况后,眼看影片夭折。我和团队说,大家先休息,给我一点时间做个抉择。然后我推翻原故事,重写了剧本。这部电影叫《西山豹雾》,我们便以“雾”做为一个创作支点,雾是白色的,我们把它变成黑夜,只拍夜戏而且只用手电筒打光,可以省去很多的人力物力。另一个创作支点就是声音要做出来天塌地陷的效果。以这两个方向接着去创作,让我觉得心里多少有个底儿。另外,今年想要拍的作品还没准备好,和这部作品在主题上有一定的延续性,也是关于空间、关于房子类的概念。另外我们拍《西山豹雾》的时候,现场我还开玩笑,我说只用手电筒拍好像挺好玩的,可以再弄一个这种制作模式的故事。目前就是在准备阶段,谢谢。
主持人:
好的,感谢大家的提问,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私下交流,期待刘辉之导演未来的作品。
文字整理:康姝凝
摄影:王韵
▌more information:
Commentaires